汽车后2017年机会

汽车后市场电商目前已经进入了六大汽车后市场产业链:包括配件用品环节的生产、仓储、物流,以及维修保养服务环节的销售、导流和终端服务。

具体包括以下四大模块:

 

一、汽车后市场机会综述:

新车完成交付就进入汽车后市场,汽车后市场是一个非常庞大的领域,其中包括汽车维修、保养、美容、车险配件销售和二手车金融市场等领域。

从用户需求来区分:

1、美容保养维修类,由于使用使用频次相对较高,这个是目前最活跃的市场,后面重点分析。这块分为三大阵营:一是“四位一体”即4S店阵营。其特点是投资规模大,服务专业完善,但数量少、覆盖率有限,成本过高。二是“全国连锁经营”加盟阵营。由强势品牌发起,众多中小店主加盟。三是“独立品牌”直营阵营。作为一种重要的补充形式,将在部分地区长期存在。其特点是服务内容单一,但非常专业。多为国际巨头及知名品牌自设。

 

2、用品配件改装类,由于网络的便捷性和选择的多样性,装饰类用品目前逐步网络化趋势非常明显,很多依托用品的企业逐步走向下坡路。用品分为直接DIY的商品(装饰类,及部分插拔式电子类)和必须依托门店服务的商品(电子加装、保养、贴膜类等),前者直接就是电商的运营体系,后者最终依托O2O模式解决用户体验,其中的商业模式开发的机会点在于网络销售渠道的搭建和用品产品的创新开发及全网分销。以后我再专门撰文分析。

 

3、保险车务市场类, 保险市场也是竞争非常激烈,由几大巨头占据,中小保险也能觅得一杯羹,生存困难;车务相关服务一般作为保险、理赔、办证等补充服务存在。

 

4、二手车市场。第一代购车人群都存在换车需求,国内二手车市场潜力非常巨大,但由于认证标准的不统一和国人消费习惯面子问题,这块市场迟迟没有爆发,但已经有非常多的大型企业在努力突破。

 

二、汽车保养维修类商业模式分析:

在沿海城市,由于城市规划布局的需要,大型维修厂,4S店等逐步往城市外迁,城区的就需要大量的保养店的服务来弥补。所以快修快保店成为关注重点。这块切入点从服务对象来说分为两类:

一)、B2B模式:即服务大量中小维修店店主,为店主提供盈利产品机会和配件等产品服务。目前这类的企业有:淘汽档口、康众、隆丰、博世车联、九州汽配等等,

 

1、机会点:

市场很大,从一线城市到三四线城市均有需求;随着内陆城市汽车市场升级,这块需求将进一步扩大;

由于信息不对称,利用网络解决配件供应需求;

近期国家政策的支持,十部委发文推动后市场服务升级、外资品牌配件发垄断。

 

2、风险点:

配件标准难统一,专业数据库; 从业人员IT水平平均不高,PC网络利用率低,移动网络可以解决部分问题。

一些厂商通过多年线下的耕耘,本已拥有大量店主资源,专业精准的渠道资源;进入这个市场比较容易。其风险在于内部的互联网平台化思路和创新意识。

 

二)、B2C模式:即直接面向广大车主,为车主提供车辆美容保养维修服务。

这块还可以大致分为平台模式,和独立品牌店模式:

 

1、平台模式: 即利用互联网手段搭建第三方的中介平台,为车主提供多样化选择,并为入住商家批量引流的模式。目前比较突出的有:途虎养车、养车无忧、养车APP等,同样在移动互联网领域有更多的起来;

机会点在于:目前没有大的平台;通过价格手段获取第一批用户;

风险点在于:通过价格手段吸引过来的用户缺乏粘性,另外消费频次不高,依赖线下体验,用户本身对平台缺乏粘性;而BAT三巨头对汽车行业垂直B2C平台依然虎视眈眈。

平台模式由于是轻资产运营,有机会利用信息化的方式,对行业进行颠覆,想象空间较大,行业依然在探索阶段,虽然都没有赚钱,其模式结合O2O的投资热潮,投放依然趋之若鹜。

如:嘀嘀快的打车对出租行业的颠覆,携程对酒店,e代驾对行业的颠覆,uber模式在国外对出车行业颠覆。

 

2、独立品牌模式:通过大集团或资本投资,开设快修快保品牌连锁店,以圈地形式直接占据服务终端的模式。 目前有: 好途邦,A车站,驾捷乐,驰加,等等。

机会点:市场需求处在上升期,用户在4S店与街边小店之间选择需求存在空档,用户消费意识认同日常保养从4S店脱离开。

风险及威胁点:用户消费周期长;用户体验的提升不明显;快修快保行业价格透明总体利润率不高;

总体来说: 最近新出来的汽车美容连锁服务领域,无论是做平台的,还是直接开店的,都没有达到很理想的盈利。平台模式基本在烧资本的钱,看谁能找到下一个接棒的投资;集团公司开设的品牌连锁店也都在低调的战略探索当中。

 

三、B2C模式的快修快保品牌连锁生存之道:

总结近5年来,快修快保品牌连锁没有成功案例出现的根本原因在于:规范经营带来的成本上升并没有为由于规范经营带来新增利润所摊销。零售业的革新的本质在于运用新技术降低运营成本从并给用户带来价值(体验提升或价格更值)提升。所以需要从以下几个方面寻求突破:

 

一)、成本结构优化:

1、门店成本控制: 包含门店房租及设备投资成本,推荐采用大店和小店结合的综合布局,既考虑到市民的便捷达到,有考虑到停车位等因素,大型商圈的购物中心地下停车场作为首选;当然,停车场对升降设备有限制,但应该可以突破。

 

2、人员成本控制:人员成本是门店运营的重要成本,技术工人的紧缺,应与技术学校对接,以老师傅带实习生的形式,降低使用成本;当然这块也有部分企业从四金福利角度入手降成本,从店长家乡当地招聘农村户口人员。

 

3、集中管理成本:连锁管理的优势在于集中采购带来的规模效应,降低日常耗材成本的降低;这里采用连锁管理系统提高门店之间的库存管理、信息化管理水平,管理系统也无需完全定制,套用其他行业连锁管理系统去优化或二次开发即可。

 

4、营销成本控制: 利用互联网手段从线上线下引流,以O2O方式实现用户规模宣传引流。

 

二)、用户体验提升:用互联网思维包装特色服务。

真正站在用户据角度,去研究在快修快保领域用户的痛点:就近方便、信任、实惠。就像85C研究喝咖啡人群一样,从星巴克眼皮底下做出一个大的市场。行业内很多人是在做圈地模式,先从维修站布点开始,不断引进风投,不端拓展,但实质在用户体验上没有实质革新。有一些是采用深耕模式,在实实在在探索用户体验的提升,比如驾捷乐汽车养护;

快修快保方面的服务创新这块大家都在探索:有服务的概念包装,出现很多漆面美容、空气净化产品新概念 ,如阿拉丁结合雾霾天气推出“防雾霾”的空滤产品,就是产品的轻量化改造;也有服务模式的探索,如上门洗车,上门保养的模式。总体来说,目前还没出现让用户明显感受差异化的服务或产品。

 

三)、O2O 服务的互联网化。

把精力放在“to”的体验上。to的体验要自然,作为用户惊喜的增值服务。用户没到达门店时候就能通过网络体验到门店的服务特色。

线上到线下: 初期(网点不够多时)线上作为整体品牌宣传可以,而作为日常客户引流则成本过高(转化率低),前期不如集中周边社区地推引流,周边商家联合营销。

任楠